社会科学 - 社会学 - 宗教社会学 - 宗教理论课程大纲

课程概述

课程名称: 宗教社会学:宗教理论 学时: 15周 目标受众: 大学本科学生,对社会科学有兴趣,特别是对宗教与社会互动感兴趣的学员

第1周: 课程介绍与理论基础

第2-3周: 宗教与社会结构

  • 主题: 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
  • 学习目标: 探索宗教如何塑造社会秩序和身份认同
  • 资源: Weber, M. (1922).《宗教社会学》
  • 活动: 宗教与社会结构的角色扮演

第4-5周: 功能主义理论

  • 主题: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宗教
  • 学习目标: 理解宗教如何作为社会整合的力量
  • 资源: Durkheim, E. (1895).《社会分工论》
  • 教学方法: 讲座 +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

第6-7周: 冲突理论

  • 主题: 宗教冲突与社会变迁
  • 学习目标: 分析宗教冲突的社会影响及解决方案
  • 资源: Bellah, R. N. (1976).《宗教生活的公共维度》
  • 活动: 宗教冲突模拟研讨会

第8-9周: 后现代理论

  • 主题: 后现代视角下的宗教现象
  • 学习目标: 挖掘宗教的多元性与相对性
  • 资源: Butler, J. (1990).《性别 trouble》
  • 教学方法: 讲座 + 角色扮演与小组辩论

第10-11周: 宗教与全球化

  • 主题: 全球化背景下的宗教传播与影响
  • 学习目标: 研究跨文化交流中的宗教问题
  • 资源: Jenkins, H. (2004).《我们都是造梦者》
  • 活动: 国际宗教案例研究

第12-13周: 宗教与现代化

  • 主题: 宗教与现代社会变迁的关系
  • 学习目标: 分析宗教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变化
  • 资源: Taylor, S. (1989).《现代性的挑战》
  • 教学方法: 讲座 + 地方社区实地考察

第14周: 宗教与个人主义

  • 主题: 个人主义视角下的宗教实践
  • 学习目标: 了解宗教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
  • 资源: Berger, P. L. (1966).《神圣与世俗》
  • 活动: 个人信仰与社会关系论文写作

第15周: 课程总结与未来研究

  • 主题: 总结与展望:宗教社会学的未来趋势
  • 学习目标: 评估自身对宗教社会学的理解并规划研究方向
  • 教学方法: 讲座 + 自我报告与小组讨论

评估方法: - 作业: 每周阅读笔记与思考题(30%) - 小测验: 每单元知识测试(20%) - 案例研究或项目: 选择一个宗教社会学主题进行深入研究(30%) - 期末论文: 结合所学撰写关于宗教社会学理论的应用分析(20%)

通过本课程,学生将掌握宗教社会学的基本理论,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技能。